这是描述信息
搜索

部门新闻

通用分类
这是描述信息

深化交流互鉴 赋能育人新篇——学校赴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开展辅导员队伍建设专项调研

2025-04-23 22:45:00

概要:

为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深化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4月10日,校长助理朱新娣带领学校首批辅导员工作室项目主持人组成调研团,先后赴南京大学商学院、南京师范大学学生工作处(部)开展专题交流,聚焦辅导员工作室建设、队伍培养及育人模式创新等核心议题,汲取标杆高校先进经验。

 

首站南京大学:共话实践育人与多元协同机制

上午9时,调研团抵达南京大学商学院,受到学院党委副书记王宇伟及全国示范辅导员工作室团队的热情接待。王宇伟副书记系统介绍了南大商学院“分类管理、精准赋能”的辅导员工作体系,重点分享了工作室建设中“学科竞赛-科研训练-社会实践”三位一体的育教融合模式。

在主题汇报环节,研究生辅导员罗洁以“聚实践育人星火”为核心,解析了工作室如何通过名师引领、思专互动机制,构建“理论教学+项目孵化+成果转化”的育人闭环,其指导学生在国家级学科竞赛中屡获佳绩的经验引发大家热烈关注;职业发展中心副主任王雨欣围绕“学员端需求研判、企业端资源整合、学生端能力提升”的就业服务体系,分享了校企深度合作、精准拓岗的创新做法;本科生辅导员陆雁翎则聚焦学业发展,介绍“好学部抓引领、乐学补促提升、助学部强帮扶”的分层培养模式,其“一揽子”学业支持计划在学风建设中的显著成效为调研团提供了有益参考。

座谈中,双方就“如何平衡辅导员事务性工作与专业化发展”“工作室成果转化路径”等问题展开深入交流。朱新娣校长助理表示,南京大学商学院将思政教育融入专业培养、将职业规划贯穿成长周期的做法,为我校构建“三全育人”工作格局提供了新思路,特别是“多元主体协同、资源精准对接”的工作室运行机制值得借鉴。

 

走进南京师范大学:探索思政引领与能力进阶路径

当日下午,调研团转赴南京师范大学仙林校区,与该校学生工作处及“全国辅导员名师工作室”团队展开深度研讨。座谈会上,全国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十佳标兵”焦林童结合备赛经历,提出“贴近学生需求是工作创新的源头活水”,其“在实践中研究、以研究促育人”的工作理念引发共鸣;江苏省首批辅导员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曹凯分享“红司南”工作室建设历程,强调将红色文化融入职业生涯规划的育人特色,通过“课程浸润+案例教学+实践体验”的立体化模式,助力学生筑牢职业信仰;“文苑听海”网络思政工作室负责人沈晓海则聚焦新媒体时代思政工作创新,介绍了“线上平台搭建-内容精准供给-线下活动反哺”的闭环式网络育人路径。

南京师范大学学生工作处副处长汪育文从顶层设计角度,系统阐释了该校“选苗育苗-骨干示范-榜样引领”的辅导员培养体系,包括职业能力评级制度、校内外资源整合机制及思政精品项目培育计划,其“让每个辅导员都有成长通道、让每项工作都有创新载体”的建设思路,为调研团提供了系统化解决方案。

在自由交流环节,双方围绕“辅导员科研能力提升”“工作室跨学院协同”“评职晋升激励机制”等难点问题展开热烈讨论。朱新娣校长助理表示,南师大“以赛促建、以研促教”的辅导员培养模式,尤其是将工作室建设与学校整体育人目标深度融合的做法,为我校优化辅导员发展生态提供了重要参考,后续将重点推动“理论研究与实践创新结合、校内资源与校外经验结合、个人成长与团队建设结合”的工作路径。

 

凝聚共识启新程:以高质量队伍建设赋能人才培养

此次调研是学校落实“十四五”师资队伍建设规划、推进辅导员队伍专业化的重要举措。一天内走访两所“双一流”高校,既深度对接了南京大学“育教融合”的实践育人体系,又全面学习了南京师范大学“思政引领+能力进阶”的特色经验,实现了“找准差距、明晰方向、整合资源”的调研目标。

4 月 18 日,学校趁热打铁,组织召开专题研讨会,全力推动调研成果的转化落地。各工作室项目主持人汇报了阶段性建设成效,同时结合调研实际情况,深入剖析目前存在的问题,并精心谋划下阶段的发展路径。科研处魏太原处长充分肯定了走出去调研这一做法的积极意义,并对下阶段工作室建设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四点指导意见:一是坚持目标导向,明确工作室的建设方向与预期成果;二是强化定位导向,结合学校特色与学生需求,找准工作室的独特定位;三是突出问题导向,聚焦当前工作中的痛点与难点问题,寻求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四是打造特色导向,挖掘自身优势,形成具有辨识度的工作特色,突出实用性与示范性。

朱新娣校长助理在总结发言中指出,调研团成员要认真梳理两所高校的先进经验,紧密结合学校 “地方性、应用型、国际化” 的办学定位,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她提出三点意见:一是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辅导员工作室建设的战略意义。辅导员工作室不仅是开展日常工作的平台,更是新时代高校思政工作守正创新的前沿 “试验田”,对提升学校育人质量具有重要推动作用。二是聚焦核心任务,明确工作室建设的关键方向。要围绕学生的成长需求,在思想政治教育、学业指导、职业规划等方面精准发力,切实提高育人成效。三是强化保障措施,构建工作室长效发展机制。学校将在政策支持、资源投入等方面给予大力保障,确保工作室能够持续、稳定地发展。

据悉,后续学工系统将继续组织系列专题研讨会,持续推动调研成果的转化与应用,着力打造一支 “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 的高素质辅导员队伍,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筑牢坚实的育人根基,助力学校在人才培养的道路上迈出更加坚实有力的步伐。

Copyright © 2014 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话:025-57931196  苏ICP备14022341号